消費結構改變 “輕奢家居",成為行業拐點
在剛過去的三月,家居行業的“華山論劍”完美閉幕,
在各大中型家具展中,“輕奢家居”作為企業俘獲80,90后消費市場的排頭兵,
成為展會上一匹“強勁黑馬”。
今年3月,美國《公民時報》網站文章報告,近年來,有不少中國商人來到田納西等地,
將當地加工的木材運往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因為那里新富起來的消費者對優質產品的需求正在推升。
鏡頭反轉, 把時間退到2016年初,國內奢侈品家居的龍頭老大——達芬奇家居在北京默默關店,
一時間引起業內人士的不勝唏噓,“剁手黨”去哪里了?
老鐵在這里告訴你,這是“矛盾”中誕生的“消費改變”
達芬奇家居在近年來的凋敝無疑證實了傳統的家居奢侈品市場結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經濟30多年的高速發展,現在已經過了“初級炫富期”,
消費者對于高端家居用品的需求逐漸從單純的奢侈品向高品質家居過渡,從物質的需求向精神的需求過渡。
而這變化的背后,“輕奢家居”以“低調”之態開始占領市場。
“輕奢家居”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
最近的一組數據顯示,輕奢的百度指數已經從2013年7月份的70多,上升到了目前的300多,
而輕奢家具已經有了200多萬的網絡信息量,至少有20多家主流家具品牌表示在新產品設計中引入了輕奢元素。
其中蝶依斕從94年創辦至今,一直走中高端消費市場,近年,隨著80,90后市場的爆發,
蝶依斕更多的引進了在設計和工藝上的個性化、品質化甚至更具有80,90后特色的家居設計。
新中產階層的崛起,讓“小資情懷”成為剛需。
伴隨著近幾年奢侈品遇冷的情況同時出現的,
是新中產的崛起。新中產階層不同于老一輩中產階層對于賺錢的高度渴望,
相反的,他們更注重自我生命本身和生活體驗感,對于消費,
產品品質成了新中產階層的首要考慮因素。新中產的崛起無疑也在影響和調整著整個內地的消費結構。
在奢侈品消費觀念方面,輕奢家具早已超越了“珠光寶氣”的階段,而趨于一種理性、健康的消費方式,
消費者購買輕奢家具不是崇拜,不為走在前端,不為炫耀夸贊,只為享受生活的美好。
每一寸空間的流轉,每一件家具的停泊,每一方色彩的綻放,蝶依斕本就是“詩意”的化身。
它將品質、青春、愛情深深植根于品牌文化之中,蝶依斕被視為“品質生活的締造者”,
美觀、實用、舒適像DNA一樣流淌其中。是古典的,也是現代的,是時尚的,
也是經典的,是喧鬧的,也是安寧的,是熱烈的,也是矜持的……
輕奢家居,在這個時代,找到真正的自己。